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

史坦尼一般的舞蹈美學--Master class with Mitia Fedotenko (Митя Федотенко)



《Sonata Hamlet》2014重製版,Mitia Fedotenko 編舞、演出


其實剛開始想報這個工作坊的原因很單純,而且跟編舞家本人一點關係都沒有XD 我那時在Kannon Dance的VK專頁(俄國人的Facebook)上看到這條標題是「Master class with Mitia Fedotenko (France)」的訊息,簡直就要開心地跳起來:終於有個不會講俄文的人要來開大師班了,這樣上課可以用英文了吧然後我就不需要翻譯了耶耶耶耶耶!但事實證明我想得太美好了,我在上課前google了一下老師的資料,發現這個編舞家是徹徹底底的俄國人,只是在歐洲巡迴多年後在法國創了自己的團,近幾年也從事藝術治療和教學,我當場沒傻掉QAQ 事到如今也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,在歐洲工作多年英文應該可以通吧...........


後來上了工作坊發現我很喜歡他的舞蹈美學觀,雖然我需要靠同學翻譯才能理解授課內容(﹚Mitia說他沒辦法同時講俄文跟英文),也許會有疏漏,但還是寫篇文章把這一切整理下來





工作坊大致上分成兩個部分:當代舞技巧課跟workshop。Mitia的身體沒有古典芭蕾的柔美優雅,而是像隨時有可能爆發的炸彈。技巧課內容主要是flying low technique,這個技巧主要在探討身體跟地板之間的作用關係。Mitia解釋得非常詳細,包含每個動作的出發點、方向、肌肉如何用力,他會先從簡單的動作,可能只是平躺在地板上抱膝左右搖擺開始,慢慢加上呼吸、四肢,隨著動力越來越大動作也慢慢開始變形。這樣的方式很容易找到正確的動力,並讓其他部分的肌肉放鬆,尤其在flying low裡放鬆是極為重要的一部份。



Mitia之前的演出。他在裡面用了很多flying low的技巧,包含上課提到的支撐、放鬆等等都有很好的示範





Flying Low不稀奇,我之前在教室上Sveda的課時就有練過一些了,真正讓我驚豔的是workshop所討論的概念。不過這也是上工作坊的主要目的啊。


workshop的主軸是在討論在台上演出時的真實性。這件事也不是新聞了,但我第一次這麼強烈的意識到真實性有多麼的重要。第一天的即興練習中,我們被下了一個指令:"Don't dance! Just move!"。我在場上愣了一陣子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,好像整個世界都不一樣了。某種程度上舞蹈已經成為本能,或是說舞者常用那些漂亮的肢體動作保護自己。我當時有種強烈的在眾人前被扒光的感覺,失去裝飾性動作的保護但又必須在眾人前「動」時,我的身體突然變得很尷尬。Mitia說他希望我們練習說"A"的時候就直接說,不要拐彎抹角(他的手在天空畫來畫去)才說"A"。我們要先學會直接用動作把想講的東西講出來,之後想拐彎抹角的時候才不會模糊焦點,以至於完全看不懂想講甚麼。做這個練習時我們必須把身體放到腦袋前面,就像小朋友那樣移動。對我而言困難在於他跟俄文一樣(XD)是另一種思考邏輯,沒有對錯,只是美學的問題。Mitia形容身體就像一個半滿的瓶子,我們必須很清楚的認知怎麼傾斜瓶身讓水流動,而水的動態又是甚麼,當我們對身體本身的動態認知清楚之後,才有辦法把他當成說話的工具。


如同小朋友一般把身體放在腦袋前面的移動實驗,我們在上完工作坊的第一天拿舞團老闆的小孩來玩XD 先不論研究的部分,這小傢伙真的超adorable的啦(母愛綻放)!!!!!!!!!!
同場加映:如同小朋友一般把身體放在腦袋前面的移動實驗(2)







第二天我們討論到動作的有機和極限兩個大主題。Mitia認為很多舞者都覺得自己的動作很有機,但事實上只是在自欺欺人,因為他們對每個動作的thought不清楚。中國武術之所以會work就在於動作直接和藏在動作後面的thought非常清楚,如此形成的有機性才有可能將別人打倒。雖然我自己覺得沒那麼簡單,但不失為一種思考方式。


No risk, no power, no truth. 這是我們之所以要把動作放到最大的原因,在台上的一切都應該是真實的。舉個簡單的例子,我們常常會有往某個方向倒然後用一隻腳接住自己的動作,而如果沒有真正的重心不穩,接住自己的瞬間就是假的,這整個流程就會沒有張力。我就是在這時發現這多麼史坦尼式的舞蹈美學!其實剛剛那個例子幾乎每個老師都會提起,但當Mitia用這整個邏輯串連起來解釋時,我第一次這麼強烈的感覺極限的重要性(說起來蠻有罪惡感的啊.......)。


其中一個練習是觸摸自己的身體,Mitia要求我們要真正感覺到被觸摸的部分,感受每種程度施力之下身體產生的反應:要用多大的力氣踢膝蓋後側才有辦法讓自己跌倒等等。另一個在第三天的練習也非常有用。我們被指示編創一小套組合,並要能在動作進行的任何時刻完成reverse。在思考如何倒帶的過程中為了要達到全然的反向,所有細節都被放大來關注。接下來我們試著用各種速度把組合正著反著做,所需要的關注程度和身體控制就跟著大大提高了,這直接影響到動作的質地和眼神。另外,如果我們很清楚自己在做的動作並注意周遭發生的事,如果台上出現意外就能及時停止以避免危險發生。


組合練習


第三天的接觸即興練習,我們必須很清楚地給予同伴指示,接收者收到訊息之後感受力道大小及方向而動。隨著動作和主動者交替的速度越來越快,感官就要打的越開去give and take。而進入到第四天,我們進行長達一個半小時不停止的即興。在這過程中我們只能使用技巧課所給的動作組合,帶著某個狀態進入,跟環境、夥伴和音樂產生互動。在有動作的限定之下常常會不知道接下來該做甚麼,而Mitia說我們要試著在動作進行同時思考下一步,在即興時做的每一個選擇都要很清楚,如果要給其他人資訊也要給清楚,確定有搭上線之後再進行下一步的對話。我在即興過程中被一個舞者放鳥瞬間不爽啊,我們明明永是接觸即興到一半話還沒講完他就跑掉了,所以之後我也特別注意如何結束跟另一個人的關係,好好的結束比開始還要難很多啊,不能藕斷絲連不然只會讓兩個人進入一種尷尬地扭動而已(完全從表演課討論如何curtain轉變成兩性關係課)。


第五天我因為學校有課的關係未能參與全程,但Mitia說接下來會進行到處理focus的問題,也就是說在即興過程比須更注意整體,了解哪裡是畫面中心並support,不要搶焦。要一次關注這麼多事情真的很難,但我也很慶幸之前在系上上了排演一,才能再沒辦法完全靠語言理解的情況下搞清楚大致的狀況。


這次的工作坊也讓我意識到自己很多缺點,包含頭部很不放鬆所以成為動作阻力、不知為何一直沒辦法把動作做到極限、動作的延伸只進行到手掌而非手指、對於"sudden"質地的掌握程度還是不好、身體的isolation往往無法清楚達成、因為partner身體條件比自己差就不相信對方,以致於自我封閉無法take訊息(這點完全就是自我中心的展現,回家反省一百萬遍)。其實有很多並不是第一次被提醒,這些notes要趕快記起來才能好好往下一個目標前進啊。


但最重要的是這種史坦尼般的舞蹈美學對我而言還蠻受用的,他把舞蹈抽象的部分某種程度上的具象化了。並不是抽象不好,只是我不喜歡虛無飄渺的感覺,而抽象跟虛無飄渺僅僅一線之隔。







2 則留言:

  1. 雖然我什麼都看不懂,
    但是知道是不寫下來會後悔一輩子的東西 XD
    我喜歡在臺上一切都該是真實的part (可能是因為只有這裡看得懂 @@
    Good job!!!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發現是因為我只有好好解釋那一段XD

      真的是要把東西寫成文章才會真的吸收,報告這種東西雖然很討厭但無比重要啊

      刪除